English

一碗威力巨大的汤

1999-03-10 来源:中华读书报 刘洪波 我有话说

苏联艺术家爱森斯坦导演的电影《战舰波将金号》,向来被称为世界电影艺术的杰作,可惜一直没有机会看到。得现代传播发展之赐,最近终于看到,果然魅力十足。

这是一部默片,拍成于1925年——波将金号铁甲舰事变发生后20年。拍摄这部影片的时候,苏联成立不到3年,斯大林恐怖还需要好几年才开始出现,摇篮中的苏联呈现着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。影片拍得气势恢宏,震人心魄,充分表现出人类对自由生活的渴望,对专制制度的背弃。

自由,应该算是人类的一个基本价值目标;表现自由追求,则是人类艺术中的一个永恒主题。1996年,《勇敢的心》正面表现苏格兰民族争取自由的起义历程,摘取奥斯卡金像奖。相比之下,1925年的《战舰波将金号》表现的是一个民族内部的争取自由的群众性事件,这一主题应该说更贴近“人类自由”的原始意义。

任何急风暴雨式的社会动荡,直接的起源大抵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。华莱士的苏格兰暴动,是因为英格兰士兵的一次非礼;而沙皇俄国的波将金号事件,则是肇始于一碗菜汤。那碗菜汤的威力是如此巨大,以致于直接改变了历史的进程。

黑海舰队,是沙皇政府最强大的海军,波将金号铁甲舰就属于这支舰队。舰上军官对士兵粗暴管理,食物低劣,士兵中不满情绪明显。某日,因肉料腐烂,士兵拒绝喝汤。军官认为干犯军纪,决定实行惩罚,遭到多数士兵抵制。军官命令向抵制者开枪,导致士兵哗变。事件中,一名士兵被军官射杀。波将金号泊至敖德萨港,港口迅即传开“为一碗汤而死”的信息,消息传至市内,成千上万的市民涌向港口,市内也开始罢工,沙皇政府以军警弹压。波将金号向市内开炮,并联合其他舰迎战政府讨伐者。

影片至此结束。事件的真正结果,是波将金号最后煤尽粮绝,向罗马尼亚政府投降,罗政府将全舰人员引渡至沙俄,起义失败。但这一事件,直接无误地告诉人们,沙皇制度的腐朽,已达到其军事支柱发生动摇的程度。12年后,这一制度便被一举推翻。

喝不喝一碗变质的汤,并不是什么大事。放诸一般时期,若不喝汤算违军纪,则处罚可也。但围绕波将金舰,一碗汤却演成社会大动荡。事情再清楚不过,波将金舰上那碗汤,从一个最具体的物件上,体现着整个政权的透底腐烂。假如政权具有朝气,那么一碗变质的汤只是一碗变质的汤而已;当政权彻底腐烂时,则一碗变质的汤也好,一次简单的吼骂也好,都有激发变端的可能。

或可设想,假如那碗变质的汤被士兵拒绝“享用”之后,军官的态度好一些,处理周到一些,又会如何呢?然而,对于军官们来说,长期以来,其行为中已没有了“温和”的因素。专制使人暴虐成习,乃是不易的铁律。在沙皇政权看来,野蛮压制是最顺手、最习惯、最有效也最正当的管理。所以军官们的处事方法,完全不是一个态度问题,而是一个制度问题。他们曾经一次又一次成功地处理过各种“不法行为”了,这一次不过是依样画葫芦。

任何剧烈的社会变革,都起因于看似偶然的事件,我们为什么说历史发展还是有其必然性呢?原因就在于此,按照沙皇政权的运作方式,社会的愤怒早已在一碗又一碗变质的汤中如火山聚集,最终总归会有某一碗偶然的汤,必然成为喷发的引子。它的崩溃早已寓于自身的专制之中,唯一的问题只是会发生在碰到哪一碗汤时,而这碗汤总归是不缺乏的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